信息名称: | 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社政司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 | ||||
信息索引: | 360A13-07-2003-0085-1 | 生成日期: | 2003-02-16 | 发文机构: | 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社会科学司 |
发文字号: | 教社政司函〔2003〕17号 | 信息类别: | 高等教育 | ||
内容概述: | 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社政司通知,颁布“两课”教学基本要求(2003年修订版) |
教社政司函〔2003〕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经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党组批准,我司组织了部分高校的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对“两课”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全面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
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二〇〇三年二月十六日
附件:
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前 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确立辩证唯物的物质观和意识观、唯物辩证的发展观、科学的认识论和真理观、唯物辩证的历史观,使他们能够科学地理解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为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践性、创新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哲学在民族文化中处于核心和灵魂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性”的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现代哲学中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前提、内在根据与基本途径。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利于从世界观的高度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思维水平和人生境界,增强人们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批判地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和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丰富内涵。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深化了对物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运动的基本特性。
2.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是人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由实践主体、客体和手段构成。实践具有创造客体价值和优化主体的功能。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践决策、实践目标的制定、实践的组织与管理、实践结果的检验。实践具有客观性、自主性、目的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3.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结构。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区别与联系。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特点。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本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必然的联系。规律的类别与层次性。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度及其方法论意义。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的因素和否定的因素。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论与系统论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补充。
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及其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把握这些基本范畴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现象与本质及其辩证关系。科学认识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形式与内容及其辩证关系。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注重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反对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偶然与必然及其辩证关系。科学认识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将偶然性等同于必然性或彻底否定偶然性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原因与结果及其辩证关系。坚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反对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和宿命论。可能与现实及其辩证关系。在努力使可能向现实转化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条件性,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要注意可能与现实联系的复杂性,又要争取实现最好的可能。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彻底驳倒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实践、认识和价值关系。认识的中介。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是认识主体认识能力形成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检验其是否真理的唯一标准。反映与信息选择、建构的关系。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认识对实践具有的导向作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2.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作为认识初级阶段的感性认识及其特点。作为认识高级阶段的理性认识及其特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感性认识的局限及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必然性和条件。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条件。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过程。主体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才能实现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应该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必须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3.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致。价值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真理的价值性就是真理对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和意义。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关系。
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五、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心史观的根本局限是片面夸大了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没有看到精神因素背后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因素及其规律的作用,片面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科学的实践观对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决。唯物史观的创立结束了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统治,为人们观察社会历史提供了根本的科学方法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是一个整体。
2.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法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连接社会与自然的纽带。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是劳动使人类脱离了动物界,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区分了开来,是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发源地。劳动是解开人类历史之谜的钥匙。
3.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交往实践及其形式与交往关系。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交往发展的结果,其实质是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的发展。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必将引起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为维护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就必须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本质特征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观念结构。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在本质上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六、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1.社会经济结构与要素
社会基本结构是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总体的基本构成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经济结构。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生产力的物质性和社会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集中体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并以此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范畴,是相对于落后的生产力而言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表现形式。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在其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在此后它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面对新的历史挑战,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和类型。阶级与阶层的联系与区别。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2.社会政治结构与要素
在社会结构中,在社会经济结构的上面竖立的是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社会政治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构成要素。在政治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处于核心的地位。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现代国家的类型。国家的职能和发展趋势。国体与政体。
3.社会文化结构与要素
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的观念结构。社会意识形式及其作用。文化的本质与功能。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总体功能和作用是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具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调节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功能和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传承和发扬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人类文明主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这三个文明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政治、文化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着的。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
七、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状况。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
3.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和科技进步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生产力标准”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主要是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个人特别是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八、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1.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必然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社会进步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2.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及其关系。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生活目的和意义。实践活动是人的价值形成的客观基础。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价值及其特点。中国传统哲学中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的现代意义。
3.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理想
自由与必然及其辩证关系。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阶段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相对的全面提高。共产主义社会才是马克思设想的那种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二者有着重要的差别,也有内在的一致。现阶段,我们需要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创造前提和条件。为此我们应当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前 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在揭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运行,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要文献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文件。
导 论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揭示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60年代创立的。它的理论来源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分析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必然性,以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作了原则性的预见。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实际,深刻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并对现实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实质和经济运行问题作了开创性研究;斯大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作了新的探索。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系列创新和重大发展。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这些关系中最基本的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明确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以及采取什么形式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都有反映各自特性的特殊规律,也有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运行共性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特征,二者是高度统一的。这种科学性和阶级性具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制度性、社会性和历史性上。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个基本原则。政治经济学研究要把握好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坚持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还必须借鉴科学研究的其他方法。
一、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1.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经济制度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体制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2.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形态。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3.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价值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这一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劳动创造价值是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价值形式是随着交换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货币的职能及货币的具体形式也在不断发展。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促进生产者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形成经济活动中的优胜劣汰,产生市场经济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与丧失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剩余价值被资本所有者占有。依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地租等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资本主义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大发展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导致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垄断。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垄断的形成并不消除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竞争出现新的特点。垄断的目的在于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价格是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垄断利润的实质是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获取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客观结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创造了物质条件。
3.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发生调整和变化。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必须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当代的新变化和新特点。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在不断提高,经济关系和政策也作出相应的调整,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趋势不会改变。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三、资本的运行
1.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资本连续不断循环所需要的条件是资本的各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和时间上的继起。资本周转研究的是资本运动的速度,资本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技术进步影响资本有机构成以及资本周转速度。资本运动速度影响剩余价值生产。
社会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关键是要解决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问题。分析社会资本运行的理论前提是:在物质形态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生活资料两大部类;在价值形态上,社会总产品分为C、V、M三个部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揭示了社会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
生产的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新的特点。
2.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垄断资本的运行使市场经济规律发生某些变形,使经济运行的机制发生新的变化。在垄断条件下,金融资本实现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统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经济运行出现新的变化和特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国有企业、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合资企业、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有其客观必然性。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垄断资本的统治。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采取经济、计划、法律等手段。
3.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国际分工与生产国际化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基础,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生产社会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和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对不同类型国家,以及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竞争和矛盾、妥协和合作的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和摩擦、妥协和协调的关系。
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体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最终实现目标。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剩余产品由劳动者共同占有,并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际状况是建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涵义,探索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3.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这一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具有新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正确处理好个人收入分配中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具体国情的特性。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实现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企业性质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理顺国家与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制度,明确企业法人与出资者的权利和义务。加强企业管理,理顺企业中出资者、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进一步完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必须建立和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手段,完善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
六、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1.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
2.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同影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呈现新的特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发展中国家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和斗争。
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的经济必须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新的特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改善外贸结构。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并存和共同发展是长期的现象,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制度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必须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思想概论
前 言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基本原理与基本观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等的概要的论述。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学好本门课程,要做到学习毛泽东同志的重要科学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与阅读教材相结合;学习理论与了解历史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特别是同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这一科学体系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毛泽东同志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毛泽东同志的晚年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近代中国国情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及其原因。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中国共产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党的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与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武装斗争与其他斗争形式的配合。
近代中国的国情规定了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依据。“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十大军事原则。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战胜敌人的英勇战士。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党建设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要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坚持民主集中制。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中国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又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条件。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其对中国建设的支援,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国际因素。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3.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五、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1.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矛盾运动特点和解决矛盾的途径、方法。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造就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大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六、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走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构想。商品生产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价值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两参一改三结合”。
2.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最大的权利。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内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现民族平等的好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繁荣科学文化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科学是关系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3.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
建设现代化国防,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与国防工业。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营造和平建设的有利国际环境。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长期打算,充分利用”,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
4.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该接受来自党内和党外的监督。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七、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有无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的辩证统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是、今天和将来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前 言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基本内容是全面论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学习本门课程的方法: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江泽民同志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和党的重要文献,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历史根据和现实根据。邓小平同志在创立邓小平理论中的历史性贡献。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邓小平理论起始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初步探讨。邓小平理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伟大意义。党的十二大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党的十三大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理论观点的总结和概括。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与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概括。党的十五大与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
3.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探索。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深入论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具体要求。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毛泽东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必须尊重群众的愿望和群众的首创精神。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3.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四、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各方面的本质要求进行了阐述。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精辟的新概括。
2.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都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社会的全面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立论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及其内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都既有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提出、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党的十六大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科学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这十条经验,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经过努力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1世纪头20年,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这一阶段的奋斗目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
2.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邓小平同志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意义。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意义及其措施。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及其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积极探索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4.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涵义和重要意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4.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香港、澳门回归后落实“一国两制”的实践。
3.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江泽民同志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十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邓小平同志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按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障碍而且有新的表现。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面临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加强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前 言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对当代世界经济、世界政治、时代主题与国际秩序进行宏观概括和综合分析,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等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对外战略进行分类介绍和分析,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发展变化、对外战略思想以及对外关系进行重点分析。
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当今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演变及其发展趋势、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和认识主要国际力量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的对外战略;了解和认识苏联东欧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全面认识中国的外交战略、方针、政策与国际地位和作用,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
学习和研究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方法。学习和研究本门课程要以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国际问题的重要论述为指南,着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国家观、民族观、战争与和平理论、历史发展的“合力论”、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的理论、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的思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以及阶级分析的方法。
一、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1.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企业、跨国公司、国家、区域和国际经济组织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行为主体。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世界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具有自己的功能和特点,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各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国际分工体系、国际经济制度以及世界政治环境,是影响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战后,美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以贸易自由化为基本原则的贸易体制,并通过马歇尔计划等加强对欧洲、日本经济的控制,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实行新殖民主义政策,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技术封锁遏制,从而形成了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二战后,一系列欧亚国家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苏联东欧各国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相抗衡的力量。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西欧、日本、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经济中心,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区域经济集团化加速发展。
战后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贸易、金融和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改革方兴未艾。
2.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不等于资本主义化,但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十分明显。经济全球化可以有两种发展趋势。要趋利避害,赋予经济全球化以互利合作的内涵,促其健康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一些全球性经济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各国经济发展也严重不平衡。
二、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当代世界政治的基本构成。当代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及相互关系。联合国、欧洲联盟、非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内涵。两大阵营的形成、对峙使两极政治格局成为现实。两极政治格局的对峙,政治上表现为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斗争;经济上表现为封锁和反封锁的斗争;军事上表现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并出现全面的冷战和局部战争;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第三世界的崛起、中苏关系的破裂、美欧日政治关系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两极政治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了两极政治格局终结,世界政治格局进入重新确立新格局的过渡期。
2.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世界政治多极化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经济多极化是政治多极化的基础。当今世界力量对比逐渐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未来的多极化政治格局,不同于历史上列强争霸的政治局面。
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国际政治旧秩序仍然是阻碍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
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但国际形势走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大国关系深入调整,进入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新的发展时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三、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1.当今时代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时代主题转换的条件日益充分。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争的危险虽然存在,但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美苏两个大国谁也没有完成战争的准备;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是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新的科学判断。它是在对当代世界的基本矛盾和时代发展潮流的科学分析基础上,对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新特点的高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重大发展,为中国制定内外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突出。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2.建立国际新秩序
当代国际秩序的基本内涵。西方主导和不平等性是国际旧秩序的两个最明显的特征。第三世界国家强烈要求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但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还未得到根本改变。
发展中国家最早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美国主张建立以它为领导的、“一超”独霸的国际新秩序。西欧、日本等国家主张建立以美欧日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中国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党的十六大报告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四个方面阐明了中国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系统主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和世界政治多极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条件和途径。
四、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得到了长足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和经济协调的加强;对第三世界廉价原材料的掠夺;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同社会主义国家竞争的推动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和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来干预经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达,产业结构先进。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动摇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进行了调整,其重点是:经济政策、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在西方形成了四种主要经济模式:美国的宏观需求管理模式、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和法国的指导性计划模式。这四种模式对现代市场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进行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在经济领域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的现实矛盾和问题。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本质上仍然是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和实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议会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核心,行政制度是资产阶级统治的主要工具,司法制度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了合法依据和法律保障。战后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有两党制和多党制。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复杂化、多层次化;阶级矛盾和斗争趋向缓和;各种社会运动不断发展;分权制衡机制发生变化,行政权力膨胀;利益集团和大众媒体在当代西方政治生活中作用增强;主流政治思潮和非主流政治思潮出现了新的特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仍然突出。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战略和政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具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实质。战后美国谋求领导和控制世界的全球战略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单边主义横行。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对外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增强及其外交政策调整;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步伐加快。
五、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第三世界的崛起及其意义
第三世界概念的提出及其涵义。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和旧殖民体系的瓦解。万隆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形成,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三个里程碑。
第三世界的兴起,对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促进了世界政治力量的重新分化组合,使战后两极政治格局受到冲击;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经验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畸形的经济结构有所改变,民族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经济自主性和经济实力有所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出现了石油出口国、新兴工业国、低收入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等不同类型。当前发展中国家经济仍然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是:必须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必须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必须把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必须把政治经济变革和政治社会稳定相统一。
3.发展中国家的政治进步与存在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各不相同,且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取得明显的成就: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成为国际舞台上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不断探索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政治参与的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极权体制逐步向民主体制发展;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了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
发展中国家政党制度复杂,存在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等政党制度。
战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政治思潮,但绝大多数具有民族主义的性质。
在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存在着政局不稳、局部战争频繁、民族问题复杂、宗教冲突不断、恐怖活动有所增加等问题。
4.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政策与对外关系
发展中国家对外政策与对外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发展中国家普遍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以维护和巩固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政策的重点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即南北关系。战后以来的南北关系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与美日西欧的关系。冷战后南北关系中政治问题日益突出,南北经济“数字化鸿沟”加大,矛盾出现新的特点,南北对话和合作关系有所加强。
南南合作指的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20世纪80年代后,南南合作明显加强。冷战结束以来,亚非拉各洲的地区性组织发展迅速,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内容和合作伙伴出现了多样化;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调整了战略,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六、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及其巨大贡献
战后欧亚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改善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劳动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国家对20世纪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0世纪的一段时间内苏联曾经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冷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具有超越意识形态和全面对外开放的两个特点。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探索
战后以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因是多方面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质应是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增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改革和探索中成功地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发展模式。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教训。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可否定。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主义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国家要确立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战略;努力把经济搞上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继续探索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七、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
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转型基本完成。资本主义是东欧国家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选择加入欧盟和北约是东欧国家的突出的外交关系走向。
独联体是比较松散的国家联合体。独联体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发展具有不稳定性。独联体各国对独联体政策的演变。
2.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外交
俄罗斯政府从1992年开始从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现已基本完成了从社会主义公有制到资本主义混合型所有制的过渡。十多年来,俄罗斯经济总体上在衰退和危机中徘徊,其原因主要是:政府接受了西方为他们设计的激进改革方案;片面信奉西方经济理论;俄罗斯国内的政治斗争干扰了经济发展;苏联解体带来的原有经济关系的断裂;忽视宏观调控。2001年以来俄罗斯经济出现了发展和增长的势头,经济发展潜力仍然巨大。普京政府振兴俄罗斯经济的基本构想。
俄罗斯的政治转型是一个过程。俄罗斯根据1993年新宪法确立了以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的西方民主政治体制。新宪法赋予总统广泛而强大的权力,议会在俄罗斯的权力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
党派之间的政治斗争逐渐纳入法制轨道,俄罗斯国内形成了左中右三派基本平衡的局面。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地方主义膨胀,极端民族主义泛滥。普京政府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和控制,俄罗斯政治基本趋于稳定。
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其过程。俄罗斯从1993年后开始调整外交政策,实行东西方平衡外交。全方位、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叶利钦于1997年12月签署《俄罗斯联邦安全构想》,初步确立了跨世纪的国家战略构想。普京政府推行全方位外交,提升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当今俄罗斯全方位外交的两根主线是反恐与经济。俄罗斯在努力改善与西方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八、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调整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确立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着重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关系进行了重大调整,对外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原则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新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和巩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两个战略问题的思想;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坚持和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思想;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领土争端的思想;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中国永远不称霸,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思想;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正确处理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关系的思想;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思想;等等。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我们党和国家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按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尊重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形成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基本经验。
3.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政治力量。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机遇和挑战。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抓住机遇,谋求发展,迎接挑战,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思想道德修养
前 言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
本门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门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学习成才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意义: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修身成才;从课程的理论和知识中,从历史和现实的大量素材和生动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提高综合素质;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加强自我修养。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坚持以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是大学生必须遵循的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修养方法以及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修养方法,尤其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习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加强自律等。
一、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
(一)环境的改变与适应
1.积极适应新的环境
从中学到大学,生活环境、学习状况、人际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应认识大学校园的生活方式,了解大学教育活动的规律,把握大学人际关系的要求,尽快适应新环境。
2.科学确定新的目标
要迈好大学生活的第一步,大学生应当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具体的学习生活目标,并为实现新的目标而努力。
3.逐步树立新的形象
大学生应在新的环境中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确立新的形象。应客观估价自我,正确认识和把握自我,努力按照成才目标塑造自我,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新时期合格的大学生。
(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
1.时代主题与基本国情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跨入21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要坚持和自觉实践“四个统一”,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努力做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3.为完成历史重任立志成才
当代大学生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刻苦学习,培养优良学风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创新意识,为承担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为完成历史重任立志成才。
(三)健康的心理与成才
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一特点反映在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大学生有不同于中学生和一般社会青年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2.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必备条件
健康的心理是健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和成才目标的前提,是大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备条件。
3.增进心理健康
正确处理和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保持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自觉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正确处理交往、友谊与爱情
(一)人际交往的作用与发展
1.人际交往与人生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和大学生自我认识的深化,能为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创造条件,是保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2.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交往能力是当今时代人才的重要素质。正确了解和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3.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竞争与合作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正确理解和处理两者的关系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
(二)友谊的获得与培养
1.友谊的涵义和价值
友谊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美好而又亲密的情谊,是激励人前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大学生之间的友谊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真挚友谊的基础
共同的理想、志向和追求,是真挚友谊的基础。共同的兴趣、爱好是联结友谊的纽带。真挚的友谊经得起时间和风雨的考验。
3.努力播种友谊
掌握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正确方法。友谊需要用真诚和热情去培育,用谅解去护理。真挚、持久的友谊需要用原则来巩固和维系。
(三)爱情的位置与影响
1.爱情与人生
爱情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是性爱与情爱的统一。爱的核心因素是责任。要摆正爱情在人生发展中的位置。
2.大学生与恋爱
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把握恋爱关系,改变在恋爱问题上的不良认知。
3.树立高尚的恋爱观
大学生应树立高尚的恋爱观,正确对待恋爱问题,处理好恋爱与学业、集体、道德等的关系。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和态度
(一)科学把握人的本质
1.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是解决人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个人与社会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个人既依赖于社会,又能动地作用于社会。社会对个人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人的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误区
人的本质自私论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根本界限,否认和抹杀了人的本质的历史性、阶级性。
(二)人生目的的确立
1.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目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前提和起点,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总目标。它决定人生的根本方向和道路、人生的根本态度和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摒弃错误的人生目的
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错误的人生目的。它们的实质都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它们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3.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正确的、科学的人生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和期望,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三)人生应有的态度
1.人生态度的涵义与类型
人生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人生态度有不同的类型。人生态度影响和支配着主体的人生行为。
2.正确对待人生境遇
人生境遇会出现顺境和逆境。顺境和逆境具有两重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对待。
3.新世纪新阶段对人生态度的要求
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乐观向上、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对人生态度的要求。大学生应当选择和确立科学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奉献与索取、幸福与不幸以及生与死等人生课题,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人生价值的特点与导向
1.人生价值的涵义
人生价值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所起的作用。
2.人生价值的特点
人生价值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生价值导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价值取向是多样化的,人生价值导向是一元的。大学生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生价值导向。
(二)人生价值的选择和评价
1.人生价值的基本内容
人生价值的内容涉及许多方面,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加以考察。其基本内容有: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等。
2.人生价值的科学选择
人生价值的科学选择包括两个方面:人生正确价值目标的确立,最优价值目标的选择。人生价值目标可分为个人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按照社会价值目标的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个人价值目标的最优选择。这种选择符合社会需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3.人生价值的正确评价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评价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坚持贡献与索取的统一、责任与贡献的统一、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方法。
(三)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社会责任
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关键是要在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指导下处理好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在当前,尤其要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的关系,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是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目标,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健康素质等。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主要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意识形态、舆论环境等。要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3.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辉煌的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创造的社会实践中,在为社会进步和人民利益的奉献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五、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给为人民服务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大力倡导和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它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应成为全民道德的准则。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需坚持集体主义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包含着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和个人的不断完善。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应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等。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自觉地克服和抵制个人主义。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和主要内容。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1.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为保持社会的良好秩序和国家长治久安,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2.以德治国与加强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就要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强化道德教育的功能,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要充分认识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具有优良道德传统。其基本内容包括:强调整体精神与为社会、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尽的道德责任;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对待中国传统美德的正确态度应当是: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
2.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其基本内容包括:追求真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英勇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要注意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创造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
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道德品质及其形成与发展
1.道德品质涵义及其构成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观念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贯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道德品质是一个综合性范畴,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五个要素组成。
2.道德品质的特征与作用
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是统一的;道德品质是自觉意志的结果;道德品质是通过道德行为整体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道德品质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塑造完美人格和立志成才具有重要作用。
3.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包括道德规范的认知、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意志的培养、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行为的养成等环节和过程。
(二)努力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2.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它是人们立身处世之本和事业成败的关键。
(三)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
1.道德修养及其基本途径
道德修养是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要求在个人品质和情操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道德修养的途径包括重学、自省、克己、慎独、力行和积善等。
2.大学生应在道德实践中培养良好品质
大学生要在学校、家庭、社会各个领域中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积极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自觉遵守科技道德、网络道德、环境道德等,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培养高尚人格,提升道德境界
大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努力培养高尚人格,不断提升道德境界,沿着从合格公民到合格建设者、合格接班人的目标,不断向上攀登。
七、做坚定的爱国者
(一)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是以忠诚、热爱和报效祖国为主要内容的意识形态。它包括爱国的情感、爱国的思想和爱国的行为三个层面的内涵。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必须把爱国主义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
3.爱国主义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思想是通向共产主义思想的桥梁。
(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中国人民具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旋律。
2.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统一;热爱祖国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热爱祖国与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统一。
3.保持健康向上的民族心态
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必须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既要反对狭隘的民族排外主义,也要反对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
(三)做坚定的爱国者
1.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风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一切热爱祖国的人,都应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3.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继承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不懈奋斗,努力学习,在艰苦创业中报效祖国。
八、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一)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1.理想的涵义和类型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具有实现可能性、时代性、阶级性、实践性和超前性等特征。
理想有多种类型。最基本的理想是社会理想。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
2.信念的涵义和特征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和思想见解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状态。信念是理想的强化状态,具有稳定性、执著性等特征。
3.理想和信念对青年成长的巨大作用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对青年的人生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它为青年的成长提供奋斗目标、前进动力、政治方向和精神支柱。
(二)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1.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远大理想。
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是辩证统一的。只有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才能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和艰苦奋斗,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才能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途。
(三)把理想化为现实
1.大学生应有远大志向
大学生应该立志高远,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在实现理想信念奋斗的过程中,为人民建功立业。
2.实现理想的艰巨性和曲折性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将理想变为现实是艰苦的,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学生要有百折不挠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准备。
3.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
大学生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才能在奋斗的实践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法律基础
前 言
“法律基础”课是我国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法制教育课。本门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的教育。
本门课程的内容由三部分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包括法的产生和发展、法的本质和类型、法的作用、法的创制和实施、法律意识以及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民主法制建设等理论;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法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国际法,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世界贸易组织法等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学习本门课程,是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需要;是使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坚持实行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完善和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四有”人才的需要;也是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需要。
本门课程的学习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学以致用、积极参加法律实践的原则和方法。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1.法的基本特征、本质和历史发展
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实现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工具。
法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将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法经历了与道德、宗教、习俗、禁忌等社会规范的分离和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历史演变过程。
法的历史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所决定的。
人类社会存在过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四种历史类型的法。
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法,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力工具。
我国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规范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公正性的统一;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国家的强制力和人民自觉遵守的统一;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法的作用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法具有促进、保障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促进、发展我国对外关系的作用。
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法的创制的指导思想。我国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结合我国国情汲取和借鉴外国法创制的经验。
法的形成包括法的准备阶段、确立阶段和完善阶段。
我国的法律体系、法律部门、法律规范和法律渊源。
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的概念。法的实施的方式:法的适用和法的遵守。
我国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我国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我国法的遵守。违法的构成和分类。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概念和分类。
5.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的概念和分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要求、普遍的法律感、法律知识、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等。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对我国法的创制和实施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及其主要途径。
二、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1.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与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也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统一不可分的和相辅相成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法制建设,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加强法制首先是全党必须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加强执法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水平,确保法律严格实施。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在要求。完善司法体制和诉讼程序。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要尊重辩证法,避免形而上学,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法制、法治和依法治国的涵义。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维护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维护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德治和以德治国的涵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教育干部问题。
法治与德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宪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宪法是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我国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的基本特征是: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正程序的特殊和严格。
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2.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我国宪法全面体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集中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认真贯彻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和法治精神,切实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科学规范国家权力,充分适应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目标。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的基本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监督权、取得赔偿权、人身自由权、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以及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保障离退休人员和烈军属的权利,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益。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是: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我国国家机构在组织和活动中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法制原则,责任制原则,精简和效率原则,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组成和职权。
宪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3.宪法与民主政治建设
宪法与民主制度。我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我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最基本的形式。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
宪法与权力制约和监督。宪法规定了我国的立法权、行政权、军事权、审判权和检察权分别由不同国家机关行使,它们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权力机关要加强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工作的监督。要加强各机关内部的监督。要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宪法与人权保障。宪法是人民权利的宣言,是人民权利享有和实现的最可靠的法律保障。要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与共产党的领导。宪法是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制定的,反映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要模范地遵守宪法,严格按照宪法办事,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的领导是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根本保证。
4.树立宪法权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要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
要健全宪法保障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舆论对宪法实施的保障。
四、行政法是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
1.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行政法是国家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的总称。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和应急性原则。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
2.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公务员
国家行政机关的概念、属性、权利义务和结构。
国家公务员的概念、义务和权利、录用和管理。
3.行政行为和行政法制监督
行政行为的概念、内容、属性和分类。
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内容和分类。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体系。
4.行政责任和行政赔偿
行政责任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行政责任的追究原则。
行政赔偿的概念和赔偿范围。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及其赔偿程序。
5.行政法律选介
国家安全法,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
五、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依据
1.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的总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原则;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原则;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
2.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
公民(自然人)的概念,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的概念、必备的条件和种类,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有效条件和形式。民事行为的无效及其法律后果。
代理的概念、特点和种类。代理的法律后果。代理关系的终止。
3.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财产所有权(物权)的概念和种类。财产所有权的取得和消灭。财产的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
人身权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知识产权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债的概念和债的发生根据。合同的概念及其特征。合同的订立、形式和一般条款。合同的履行、转让和终止。
继承和继承权的概念。遗产及其范围。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继承权的丧失。
民事责任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诉讼时效的概念和种类。
4.婚姻法律制度
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的总称。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婚姻自由原则,一夫一妻原则,男女平等原则,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原则,实行计划生育原则,以及禁止家庭暴力原则。
结婚的条件和程序。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
夫妻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离婚问题的原则。离婚登记和离婚诉讼。离婚的特殊规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财产的处理。
救助措施及法律责任。
六、经济法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法律依据
1.经济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的总称。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保障和促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国家调控原则;鼓励自由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相结合原则;提高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统一原则。
2.企业法和公司法
企业法的概念和分类。
公司法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
3.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的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和争议解决途径的规定。
4.税法与税收征收管理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税法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我国现行的税收种类。违反税法的法律责任。
5.环境法
自然资源及其特性。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制度。
环境及其特征。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
6.劳动法和社会保障制度
劳动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的处理。
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七、刑法是惩治犯罪的法律武器
1.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刑法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的总称。我国刑法的任务。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2.犯罪
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的要件: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正当防卫的概念和必须具备的条件。紧急避险的概念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形式。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单位犯罪及其特征和刑罚。
3.刑罚和刑罚的具体适用
刑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我国刑罚的种类。
量刑、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减刑、假释及诉讼时效。
4.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种类
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八、诉讼法是实现实体法的程序法律保障
1.诉讼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诉讼法是国家公安、司法机关和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程序制度的法律的总称。我国的诉讼法包括: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我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共有的原则主要包括: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制;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人民检察院对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主要有: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社会支持起诉原则。根据自愿和合法进行调解原则。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主要有: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原则。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主要有: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审理刑事案件实行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保障刑事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的原则;刑事审判实行陪审制度。
2.诉讼证据和举证责任
诉讼证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
举证责任的概念。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
3.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中的管辖及其种类。
民事诉讼参加人及其分类。
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4.行政诉讼法
受案范围和管辖。
行政诉讼参加人。
起诉和受理。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
5.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中的管辖及其种类。
刑事诉讼参与人。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程序。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
6.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
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
九、国际法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1.国际法
国际法是以调整国家之间关系为对象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称。国际法的特征:国际法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是各国公认的法律,它的强制实施主要依靠国家本身,它的渊源主要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国际合作原则、民族自决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国家和国际组织是国际法的主体。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保权、管辖权。国家的基本义务。
联合国及其常设机构。
国际人权法及国际人权保护。
2.国际私法
国际私法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的总称。国际私法的特征。
冲突规范和准据法的概念。限制外国法适用的制度。
涉外婚姻中结婚和离婚的法律适用。涉外夫妻关系的法律适用。涉外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适用。
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无人继承财产的处理。
3.世界贸易组织(WTO)及其规则
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其基本宗旨是规范和制约成员体的对外经济行为,促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化进程,但不能直接干预成员体内部的非经济事务。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关税减让原则;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公平竞争原则;透明度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主要有:马拉喀什协议;货物贸易的多边协议;服务贸易总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贸易政策审议机制;诸边贸易协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及我国应对措施。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 中文域名: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