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是初冬,但喜迎丰收的山村依然火热。在山东省海阳市姜家涝泊村,漫山的苹果又红又大,家家户户都忙着采摘。“又拉走400斤苹果。”村民姜青松乐得合不拢嘴,“明年的都已经预订上了!”
“以前苹果收成很好,但销售渠道少,卖不出去,又不舍得扔,只能贴点钱入冷库。”姜青松说,“我外甥女在烟台职业学院念书,回来和我说他们学校有个‘小青核’新农平台,同学家的农产品、土特产都能通过那个平台销售。”
正是这次偶然的机会,为姜家涝泊村的苹果销售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小青核”平台助果农解销售难题
“小青核”全称“小算珠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实践团”,成员包括1000余名烟台职业学院师生党员、学生志愿者。
“小青核”新农平台的创立源自团队一次参加大学生“三下乡”活动。“2017年我带学生到栖霞市开展‘三下乡’活动,和村民交流时,聊起村里苹果滞销,问他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利用网络平台帮着卖,村民说:好不容易把孩子送进大学,可不敢再让孩子卖苹果了。”烟台职院会计系党总支副书记宿亚琳说,“那一刻我感受到,高校要引导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帮家人改变思想观念,这也是一种精准扶贫的举措。”
“小青核”新农平台应运而生。2018年,以烟台职院2015级学生张银三为发起人,平台启动了“同学家果园”电商项目。成功运营烟台大樱桃、烟台苹果、蒙阴黄桃、沾化冬枣等项目,帮助10余名本校学生的家庭销售农产品几十万斤。
“父母和乡亲们再也不用担心家里的冬枣卖不出去了。”毕业后,张银三继续利用家乡的土特产创业,“我现在是个地地道道的‘枣二代’了。”
帮贫困村开启“造血功能”
在烟台职院大力支持和学生踊跃参与下,“小青核”新农平台发展迅速。今年,“小青核”遴选出30个骨干团队,覆盖山东省内20余个市的50余个乡村、社区,既履行了精准扶贫职责,又带动一大批大学生返乡服务。
“近年来,我校积极贯彻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将帮扶落到实处,完善精准扶贫的‘输血造血’功能。”烟台职院党委书记纪德臻说。
丁家夼村位于烟台市莱山区,三面环山的独特地理优势使得樱桃种植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每年五六月份,村民们都要想办法从村子里往山上送水,以免缺水影响樱桃长势。
烟台职院从2015年开始帮扶丁家夼村,领导班子多次到村里走访调研。为了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烟台职院先后选派多名干部到村挂职“第一书记”。了解到村里面临的困难,烟台职院投入25万元支持丁家夼村实施引水上山工程,建起了一座水泵房,铺设了1200米长的管道,有效解决了樱桃灌溉难问题。从此,丁家夼村的樱桃不再“喊渴”,确保了丰产丰收。
在丁家夼村,影响村民致富的还有道路。“以前上山的路都坑坑洼洼,辛辛苦苦摘下来的樱桃等运到市场,磨损得厉害,卖不了多少钱。”村民姜晓明说。
烟台职院通过与当地政府沟通,帮村子引进资金85万元,硬化了3条进山道路,樱桃的运输问题迎刃而解。
自从与丁家夼村确立帮扶共建关系,烟台职院先后帮村里建设了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果园电子商务平台,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烟台职院还利用专业优势,面向村民举办了多期电子商务培训,逐步实现村民“户户有电商,人人会网购”。
开辟职教精准扶贫新路径
除了丁家夼村,同属莱山区的大山后村也是烟台职院的帮扶对象。确立帮扶关系后,烟台职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村子调研考察,想方设法制定帮扶措施。除了烟台本地,在龙口市七甲镇、诸由观镇,烟台职院选派的两名处级干部担任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在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也能看到烟台职院教师给当地幼师培训的身影。随着相关工作步步推进,该院精准扶贫的版图越来越大,尝试的职教精准扶贫新路径也越来越多。
此外,烟台职院还开创了“校企校”扶贫模式,成立烟台职业学院富士康继续教育学院,探索“校企深度融合”,联合贵州凯里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帮助贫困家庭学生成才。
“我们建立了励志订单班。以培养技术岗位职工为主,学生进入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富士康励志订单班,接受理论教学和专业课实训。”烟台职院成教处处长张平说,“学生中职三年级到富士康顶岗实习,同时融入烟台职业学院成人大专课程,进行工学交替,富士康每年为每名学生提供1800元学费,学生还可以领取工作报酬,平均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
目前已有660余名学生参与该项目,“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实现了东西部职校和企业的多方共赢,实现了“就学一个、脱贫一家”,搭起了东部沿海职业院校帮扶西部地区的桥梁。(本报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宫珮珊 孙梦佳)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 中文域名: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