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教材,国之大者。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基本依据和核心载体,是启智增慧的精神食粮。教材编修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在新时代,提升中小学教材编修质量,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三对关系。
首先是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优质的教材,既要有利于教师“教”,解决好教师应当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发挥对“教”的指导意义,也要有利于学生“学”,解决好学生应当学什么、怎样学等问题,发挥对“学”的促进价值。教材虽名为“教”材,却不能主要着眼于为教师的“教”提供素材和思路。教材建设,需要更加重视如何为学生的高质量学习服务,重点思考“怎样基于学生的理解(特别是学生的困难)开发最有用的教学材料”等问题。比如,如果教材只呈现概念,说明不深不透,学生就可能产生学习困难,形成错误概念或“迷思概念”(misconcepts)。迷思概念具有广泛性、普遍性以及存在的顽固性等特点,导致经过多次反复教学,学生可能仍然故我、难以接受科学的概念或者仅仅产生一些浅表层面的概念转变。因此,教材编写时不能仅仅说明式、罗列式地呈现概念,更要在把握哪些内容学生容易形成迷思概念的基础上编写出驳斥型文本,帮助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概念。如针对学生容易误认为“葡萄糖是唯一的能量来源”的问题,教材可以明确提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进而说明“为什么”。
其次是正确处理知识呈现和素养培养的关系。教材作为某一学科领域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集中呈现,自然应当发挥“知识地图”功用。但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文本,也是达成育人目标、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托。而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与各种真实情境持续的社会性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新的教材样式予以支撑。比如,教材要对学生如何与外在的复杂情境相遇以及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心智能力提升进行指导,包括考虑以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教材内容组织,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方法,详细介绍调查的步骤、调查的路径、访谈提纲的制作、访谈的注意事项,等等。
最后是正确处理直接影响和隐性熏陶的关系。教材要阐明深刻的思想理论,用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对学生成长发挥重要的直接影响作用。但也不能忽视教材对学生的隐性熏陶作用。比如,教材在对某个社会现象进行描述分析时,一般会选用真实的官方数据图表予以呈现,这样的呈现方式,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教材的信任度,而且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以事实为依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需要留意教材内容隐性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文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 中文域名:澳门金沙官网_中国体彩网手机版app.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